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9265|回复: 0

[帮办·热点] 他们 让这座城市更美好读者赞扬关爱行动 记者体验外来工艰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0 2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十字·帮办博爱送万家特别行动后续

  爱是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上周三,宁波日报帮办周刊与宁波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红十字·帮办博爱送万家特别行动”——200万爱心礼包情暖外来务工家庭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单位和热心市民纷纷来电,争做爱心接力使者,推荐身边需要关爱的外来工。

  最大的一份爱心申领单来自市外来务工办。据悉,市外来务工办、市文明办正在全市推广关爱“小候鸟”示范点建设,“关爱外来工,还要关爱外来工子女,他们也是宁波的未来。希望能从200万爱心物资里拨出一部分用于示范点的建设”。

  与此同时,各级外来务工办、有关单位和热心读者纷纷来电,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环卫工、送奶工、建筑工、社区保安等从事户外作业的外来工,“相对于其他外来工,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周期长,收入不高,受客观条件限制,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同时对于城市而言,他们不可或缺”。一些读者还推荐了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优秀外来工。这些推荐,我们都一一做了记录。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工作安排,依据报名的先后次序,分批分期,尽快落实物资的发放工作。与此同时,欢迎读者朋友继续向我们推荐身边的优秀的工作环境特别艰苦且吃苦耐劳的外来工群体或个人,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给他们一份别样的关爱。

  如果您想与我们联系,请拨打帮办热线:18005740000。

    记 者 易 鹤 董小芳 通讯员 王晓红


  上周,根据读者朋友的推荐,我们跟随2位一线外来工一起工作,亲身体验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环卫工王争 扮靓马路的天使

  约定的时间是凌晨4点。

  3点半左右,记者走出家门。尽管做足了准备,穿着羽绒服,围着厚围巾,推门而出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裹紧棉衣前行,路上没有行人,只有路灯孤零零地亮着,偶尔一辆车呼啸而过。不自觉,让人心里有点发怵。

  赶到约定地点,一个身影正迎着寒风,推着两把扫帚对路面进行“地毯式”清扫。他叫王争,安徽人,今年38岁。再过10多天,就是他在宁波做环卫工满10年的纪念日。

  “您穿得这么少。不冷吗?现在估计只有零度呀!”看见王争仅在工作服里套了件小毛衣,记者忍不住询问。

  “怎么会冷呢,已经满头大汗了。”王争笑着说,每天凌晨他最晚3点20分起床,然后骑约20分钟的自行车到福明路上的单位,再蹬着清扫垃圾的三轮车到自己负责的中兴路路段。

  4点多的宁波格外寂静,没有行人,车辆也很少。对像王争一样的环卫工而言,这是很好的清扫时段,也是一天中最累的一次清扫。他们称之为“头扫”。

  “边边角角一个不能落,而且一定要保证在7点市民出门前清扫完毕。这样大家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干净的城市,心里多舒坦哪!”王争一边说,一边继续着手中的活儿。

  记者忍不住也拿起了一把扫帚尝试去清扫,可是垃圾总是“不听话”,伴着微风随意飘散。“这活看起来简单,不就是扫地嘛,谁都会。可是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王争说他刚上班的时候也是东扫一下,西扫一下,很累,速度慢,还扫不干净。后来专门跟老师傅学习了几天,才慢慢掌握了技巧。“刚开始做的时候,每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现在都习惯了。”

  正说着,一阵寒风吹过,刚刚归拢起来的垃圾又被吹散。“哎呀,飞掉了。遇上刮风是最麻烦的。”王争赶紧拿起簸箕和小扫帚跑了过去,将还没飞远的垃圾铲进垃圾车。“这个季节还好,秋天的时候满地落叶,只能不停地清扫。一天9个小时下来,骨架都要闪掉了。”

  问及家人,王争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来没多久,妻子就跟我来了,也是做清洁工。工资不多,现在一家四口租住在一个20多平的小房子里,简单地用帘子隔一下。想想挺对不住他们的。”王争说,欣慰的是孩子们都挺争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我现在希望把工作做好,挣点钱,给女儿多报几个兴趣班。希望她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最好的教育。”

  早上7点.王争“头扫”结束,随意在路边买了点早餐。这时出门上班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已经劳动了3个小时的王争没来得及缓气,又开始第二遍清扫。“卖早餐的小摊贩都出来了,这一天才刚刚开始呢。”王争笑着说。


  送奶工陈学斌 给城市一个香甜的早晨

  约好的时间是午夜两点半。

  这么早起来采访,对记者而言还是第一次。

  冬日午夜的甬城室外寒气逼人,一轮圆月照耀着寂静的大地,记者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温度计,气温已接近零度。

  赶到育才路与华晨大桥连接处的高塘奶站时,陈学斌已经紧张忙碌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酸奶、纯牛奶、瓶装的、袋装的,他熟练地在奶站里领货,然后放进自己的车斗里。

  陈学斌是宁波牛奶集团的一名普通送奶工,从2003年9月23日至今,已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000多个日夜。

  3点整,理好货,陈学斌一手抓住车把,拽着送奶车上路了。第一站是天合社区。上华晨大桥的时候,陈学斌步履轻快。记者原以为奶车不重,于是主动请缨,没想到貌似简单的体力劳动,干起来并不容易。不到一刻钟,记者双手发酸,后背也开始冒汗了。

  陈学斌笑着接过送奶车说:“这一趟还算轻的,下午一车奶有300多斤重呐。”

  下桥的时候,迎面来的寒风更加刺骨。记者注意到陈学斌穿得很单薄。他却笑着说:“干我们这行的不仅要有力气,手脚也要麻利,穿多了干活就不利索了”。

  陈学斌一天送600份牛奶,“每天夜里两点就要爬起来,早晚都要送奶。全年几乎不休息,特别是过年过节。一天不送,顾客会投诉的。”陈学斌说。

  走进静悄悄的小区,陈学斌拎起小提篮,迅速分拣好一篮牛奶,来到一幢楼的奶箱前,就像查看自己的书橱般,迅速把牛奶放进不同的箱子里,然后奔赴下一个地点。

  据了解,宁波牛奶公司自营销售部400多个员工全是外来工,来自全国各地。

  陈学斌说:“送奶工有三怕:一是高楼难爬。老小区,送一瓶奶要爬七楼,那叫一个累;二是雪天难走。送奶车到了下雪天特别难推,大冬天衣服湿透是常有的事。三是假日难熬。同行之间流行着这样一段话:从前有‘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现在有‘三样累’,送奶、送报、扫马路。”

  6点30分,天色泛白。送奶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陈学斌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整理着送奶车。“我还承租了奶摊,每天送完奶再去早点摊卖奶,一天能多赚十块八块的”。

  辛苦归辛苦,陈学斌却深爱着这份工作。他说,在宁波务工八年,老婆和孩子都来到了这里生活。前两年,他用积攒的钱在家里盖了一间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

  这两年,单位福利待遇一年好过一年,不仅有免费早餐吃,还有发了工龄和住房补贴。今年过年,陈学斌打算请个年休假回趟老家,“再盖一幢房”。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