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3491|回复: 0

[公益风向标] 【行业高端对话】公益与互联网的融合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5 2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宾主持: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秘书长吴冲

  邀请苏宁五大公益合作机构嘉宾、著名公益学者等参加论坛,以“互联网与公益”为主要方向,共同探讨未来公益与互联网的融合和发展方向。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李安晋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秘书长吴冲

  共青团创业就业基金会秘书长王庆

  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师曾志

  主持人吴冲:今天这个主题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互联网的浪潮之下,其实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人在冲浪,有人在潜水,有人在岸边晃来晃去看着它,苏宁似乎是这个领域中间第一个扑下去学习冲浪的大老虎。我相信这一年大家过得都会是欢喜悲伤什么都有的,所以在今天这个场合里面我们公益组织跟苏宁这样的大老虎比起来更像一群猫,苏宁这个大老虎每年在资助我们这些猫,大老虎冲浪的时候我们这些猫也想是不是做点什么。

  今天的论坛特别有趣我们找了这样一些话题,我们找了一批公益行业里面非常有经验,有积累的,既是猫也是领头猫的嘉宾,来跟我们分享,共同分享今天这个论坛。下面我有请今天论坛的几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李安晋先生;第二位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先生;第三位是中共共青团创业就业基金会秘书长王庆先生;还有大家非常熟悉和尊敬的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先生。另外一位是我的师姐,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与传播学院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师曾志女士,欢迎各位嘉宾。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新老朋友,然后我们先一块儿跟大家道一声生日快乐,好吗?预备开始。生日快乐。

  今天我们想从这样一个话题开始,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带来的这种冲击从实体到心理上都是非常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在这里选择这样一个题目的原因,但是实际上也会有人讲说,其实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比如说公益组织,我们这些大猫们,大猫们传统来讲都是通过线下的渠道来募款,或者通过企业募款,互联网募款其实已经说了好多年了,现在大概它是发展在什么样的阶段,这里面有几位先生,他们的基金会在互联网募款方面有初始的经验,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我特别想在这里提出,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你们三家是在互联网筹款方面走得比较早的,你们目前在互联网筹款方面走得怎么样?是怎样一个情况?我们请丘总先开始吧,好吗?

  丘仲辉:好,我就介绍一下爱德基金会在互联网方面的情况。我们是从2002年触网,建了网站,然后到07年开始我们在这个网上就开始筹款工作,同时我们在这个网上筹款的时候发现挂在网上看不到什么效果,我们就开始网上网下,网下进行公益探讨,网上我们进行组织捐款。到13年,我们就开始成立了专门的新媒体部,我们就加大了在这一块的重视程度。

  主持人:在11年是哪一年?

  丘仲辉:13年,今年年初,我们成立了新媒体机构了,是专门从事这个互联网的工作。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你们新媒体部多少人?

  丘仲辉:现在目前是4个人。

  主持人:整个基金会多少人?

  丘仲辉:我们现在600多人。但是这4个人是专职的进行新媒体的工作。我们考虑是下一步是要整个要把互联网要融入到我们公益组织当中,或者我们公益组织要进行,由于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进行机构的重构,包括我们机构内部就是说要把互联网这个细胞要融入我们的机构当中去,这是根本的,13年我们的根本的一个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网络月捐是全国第一的,我们从2011年10月份,我们第一个突破1千万。到去年我们是已经达到2千万,月捐整个累计是突破2千万。

  主持人:2013年度的总额月捐2千万还是累计总额?

  丘仲辉:年份来讲,2013年我们突破1千万,整个从网络上来的。

  主持人:占你总的捐款额多少呢?

  丘仲辉:10%,我们现在主要的想法是,不是只是把它只做为一个互联网,我们一开始是把它做为一个宣传的工具,作为自媒体,宣传自己,宣传公益,07年之后,我们线上线下O2O,我们虽然当时没有提出来,但是线上线下,因为工作的需要,已经意识形成这个O2O的形式,这是第二阶段的反馈。现在项目们认为这不是一个工具,它已经整个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因此我们公益组织同样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主持人:谢谢,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

  刘文奎:说到公益和互联网,我觉得说,互联网公益什么关系?公益三大业务,筹款,项目执行,品牌传播,我们这方面互联网用得越来越多,短信筹款,微博,官网,和各个平台都有合作,去年我们是750万,今年2013年到目前是1千多万,一年增长一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微信起来之后,我们觉得这是对公益事业非常好的平台,我们是11月份,开了一个秘书处会,全体大会,要求大家用互联网,用微信,现在基金会的微信服务号已经有15万用户,增长非常快。

  总的来说,这个互联网给公益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我昨天开玩笑,就是说农业时代,大家在户外,在野外,要向土地要资源要效益,工业化时代大家在城市里,大家都在城市里,农村已经不行了,农村衰落,必须在城市里面生存。信息化时代,大家都在电脑上,所有的业务,你的东西不在电脑上做,你没有前途,也没有事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所有的人,尤其90后,越往后的人,每天都在手机终端上,我们的业务如果不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我们就没有未来,我们就没有资源,我们的业务流程也不会畅通,这是我们对互联网的一些(看法)。

  主持人:丘总那边有4个人的新媒体专门的部门,你们有类似这样的专门负责新媒体的,不管是传播还是筹款的(人)吗?

  刘文奎:我们去年单设一个公众筹款部,现在目前是最大的部,17个人,至少10个人是在做跟互联网有关的筹款。

  主持人:还是这个问题基金会总共多少人?

  刘文奎:100个人,1/3做项目执行,1/4在做职能支撑,品牌,行政,财务什么的。剩下的做筹款,做服务。

  主持人:就是说你整个基金会的10%的人在做新媒体的传播的(方面的工作)

  刘文奎:不是,10个人做互联网筹款,品牌部的包括项目执行的,他们至少有一多半60%的人都要用互联来做业务。

  主持人:我问一下孙总,苏宁现在做易购这一块,包括跟IT支撑系统这个相关的包括整个集团大概占什么规模?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我们现在整个连易购带信息是超过5千人,相对我们整个的这个18万员工的基数来讲还不够多,但是我们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间有很重要的一块是我们要带动线下的很多的部门。

  主持人:我的问题换一下会更准确一点,你易购和IT的员工占你全部的员工的多少?

  孙为民:以总部的人员来讲这部分的人群已经超过了50%了。

  主持人:所以我们那个猫还是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的。看看老虎做的。

  刘文奎:其实包括,我看孙总在微博上发微博,我现在发现出来参加活动,微博微信都要发,不然别人说你没有发。

  主持人:没有发微博微信就相当于没有上班,没有干活是吗?

  刘文奎:是

  主持人:大家记得了。下面我们要有请李主任,在今天整个这个场合中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蛮特别的角色,一个方面他是传统的政府所拥有的基金会传承下来,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确实在这个新的观念意识方面其实走得蛮超前的,包括互联网筹款,我看到好象很少有这种纯粹的刚购,直接很早就介入其中,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您能不能说一下,在这样一个大家传统理解来讲应该是蛮,怎么讲呢,会蛮保守,或者是做事情会比较慢的一种体制之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如何迈出你们的互联网第一步的?

  李安晋:今天来这个场合,这个论坛,其中有一个是我们苏宁的23岁的生日,首先我们应该祝贺苏宁的23岁生日,如果我没有错的话,今天还是一个伟人的诞生日啊,我就说我们这个苏宁的生日啊,能和伟人的诞生日同一天,我想我们苏宁肯定是也像伟人足迹一样,用开展伟大事业的脚步走到23岁,23岁在我们心目当中是大学毕业,创业见习期,应该奋发向上大干事业的节奏,今天我们的论坛这个议题是互联网与公益,这个非常全新,我觉得苏宁能提出这么个议题来应该说也是非常超前的。

  我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我用三句话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我们是82年宋庆龄去世之后,邓小平倡导成立的一个人民团体和公益的机构,是双重职能的这么一个机构,我们的宗旨是和平统一未来。宋庆龄先生的遗志要有实验性、示范性,面对广大的妇女儿童,这是我们的宗旨今天谈到互联网,我想我们对互联网不仅仅是一开始是以这个工具为主的,以互联网工具倡导这个宋庆龄先生未尽事业的这个概念去进步的这么一个脚步。但是我们发展到今天,我发现远远,互联网不仅仅是我们在生活当中的一种工具,是一个我们弘扬我们这种理念,教育青少年的一种方法和一种实现这个愿望的一种最基本的观点在里头,从93年开始,我们就实行了这个网上的这个捐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做了这个。

  主持人:您说是93年吗?

  李安晋:2003年,不好意思更正一下。

  李安晋:03年左右的有的那个(软件),我们的捐款组成部分是国际占1/3,国内2/3,基本上靠宋庆龄先生在国际上的影响,友人,日本、美国,30多个国家。

  主持人:所以你们这个捐款的结构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快地(执行)是这样吗?

  李安晋:是。我们的捐款软件也是社会人士给我们捐助的这个软件,也是属于做公益,捐助的这么一个软件。现在我们通过这十多年来的运行,我们现在发展,我们现在目前正在做的是像我们现在这个物流一样,捐款人,把钱捐给我们,我们给他一个密码以后,他就可以完全知道这个钱用在哪儿,用在某个人身上,捐款人全部都可以掌握这个,就是我感觉这个互联网啊对我们这个做公益一个是从身心,简单说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小孩现在就是从网上捐款,每个月捐3块钱,很少,每个月捐3块钱,他的父母为什么要每个月让他定期捐呢?就是要让他有爱心,这也是一个法国回来的华侨,一个中国人,每一个月在给我们网上捐3块,他要从小培养的一种爱心,通过互联网,我觉得这是比较少的例子。

  我们当然还有许多需要(基金),现在还在不成熟的阶段,下一步我们基金会向各位同仁学习,进一步把这个(基金会)做大。这里也是感谢苏宁,希望苏宁日子蒸蒸日上,感谢苏宁这么多年来对我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支持和关爱,谢谢,谢谢。

  主持人:李总刚才讲到的这一点,我觉得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启发和影响,他讲到宋庆龄基金会为什么这么早介入互联网,因为有很多的海外捐赠人,某种情况下来讲,我们有时候是不是要刻意寻找一些最难服务的客户,或者最挑剔的市场,这样也许对我们的业务导向会形成一些新的启发,我知道苏宁也收一些海外的营销机构,这样的话,你们也会有这方面的感觉吗?海外客户的要求和这种服务的新的趋向,会对你们在国内的一些服务和产业方面的这种管理方面有影响吗?

  孙为民:客观上呢就是说我们在海外这边,首先是在日本

  主持人:应该是一个服务最挑剔的市场。

  孙为民:对,包括在香港,我们都做了一些这种行业的这种并购,通过这样一个并购,实际上我们很大程度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说,不同的这种地域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包括这个员工和整个社会的这个管理的这个水平不一样,确实在这个服务的要求上头是不一样的,它是不一样的,其实现在在这两个地区呢,反倒是在这个互联网的这种诉求,互联网的零售的这个诉求还没有像中国这么快,还没有像中国这么快,为什么呢?实际上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在这两个地区,整个的零售业是充分发达的,不管是这个线上业务、线下业务,尤其是这个线下的业务已经给这个消费者以非常好的充分的这样一种体验,那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呢,反倒他的这个互联网的业务比不上中国的发达,中国的这个互联网的零售发展的是全世界目前现在增长最快的,我觉得这个最快是有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我们线下的这种互联网转型服务升级走得慢。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整个的消费诉求来讲呢,还是这种价格的诉求占主导,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不同的地域的对比,我觉得对企业的这种模式和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主持人:谢谢,谢谢,丘仲辉副董事长有话要说。

  丘仲辉:我想根据这个话题说一下,爱德基金会是1985年成立的,我们当时成立99%的资源都是从海外过来的。刚才提到的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我最喜欢嘉宾抢话。

  丘仲辉:我们一开始就和国际的公益慈善这个平台接轨,所以所有的要求包括项目管理,我想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从一开始成立到现在,每年全部由财务年报,都要经过年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1985年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没有,那个时候还没有要求年审,在这个情况下,带来的是我们整个项目管理,线下的,当时不存在线下,但是就是实物的公益事务我们做得比较扎实,按照国际的要求。现在我们到互联网时代,刚才孙总讲的我非常赞同,就是说现在在国外,其实这个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并不是非常快,特别是在公益方面更是这样。您刚才讲到的是在商界的。

  主持人:只能说电子商务这方面,日本、韩国、香港可能没有大陆需求这么多元化。

  丘仲辉:这个互联网是给我们添了翅膀,如果我们凭借这样一个翅膀的话,我们想我们可以飞得更高更远。特别是我们现在,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就是门槛低,刚才讲的3块钱每个月可以捐,对吧?还有一个就是他是透明,正好我们现在社会的缺信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增进大家互信的(介质),我们提出三民公益,明情,明慧,明道。明情就是把这些项目操作都透明化,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明慧就是要有专业,明道,我们公益事业是为促进社会的道德文化的建设,这是更重要的层面,我不展开谈。

  主持人:昨天晚上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谈到一个话题,互联网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信息不对称现在正在被迅速地消解掉,这个掌握信息的核心力量的机构都在面临着挑战。下面一个话题是这样的,截至目前为止,公益组织利用互联网主要还是集中在传播和筹款方面,虽然业务方面也多多少少有一些介入,但是实际上我相信包括苏宁近年的转型过程中肯定也有类似的感受,其实最核心的东西还不是说你仅仅把它当做工具来用,而是怎样有关键的意识,怎样把业务重构通过互联网意识去开展。昨天人民银行金融风险防控局谢局(音),他讲,现在讲互联网金融,大家都讲互联网是金融的工具,我通过互联网实现原来一些金融体系中间的信用匹配或者风险管控的东西,他说在他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说互联网是金融的颠覆者,将来我们会说有三类金融机构,一类是商业银行,二类是投资银行,三叫互联网。就是他可能是形成这样的一种更大的范围,更大的深度上的颠覆,今天我们很开心请来我们这个行业的专家,研究新媒体,研究公共传播的这个北大的师曾志老师,她是我的师姐,我想请师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师曾志:我很高兴来到苏宁庆祝苏宁23岁的生日,走到今天肯定特别不容易,特别是昨天了解到你们正在进行一个转型,这就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互联网的时代实际上最关键的就是他赋予了我们每一个**利,所以赋权的概念,新媒介赋权,是我研究的一个重点。今天我想在赋权的大概念下面讲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第一个关键词,解构。现在我们谈互联网,谈公益,我们也在谈企业,也在谈金融。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说我们要用好心,用善心做公益,而是公益是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是互联网时代作为一个企业,做政府,包括做媒体必须面临的这样一种选择。因为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解构的,这种解构是从工业社会给我们确立的很多的规则,统一性的东西,都是纷纷的一种瓦解,包括行业之间,谁也没有想到,诺基亚这样一个大的品牌被苹果所颠覆,所以它跨行、跨界的解构的方式是我们面临的这样一个时代。

  第二个关键词是失控,原来我们讲自由,我们也讲控制,我们追求自由,反对控制,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却是失控。这种失控要让每一个人有一种能力,让企业有一种能力,在这种失控的中间当中找到自己想象的翅膀,和找到你的转型和发展的这样一个机遇,是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第三个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特别关注的是迭代的概念,迭代是什么意思?原来我们认为一个产品要尽善尽美,要一劳永逸,但是到现在来讲可能你的一个功能的开发,小的功能的改变就是一个迭代的产品,年轻人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个,包括我们看苹果一代,二代,三代,这种观念是迭代的思维方式。在我们传统的思维里我们认为这个,你为什么不一次把功能全部做好,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发挥每一个人的想象,在这种适错的当中不断前行而不是说我一定要想完美了再行动。

  第四个关键词特别重要的就是重构,今年是媒体的转型年,很多人认为就是媒体死了,我的观点是,媒体绝对没有死,死的只是个人。死的只是那些不与时俱进的那样一些记者。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觉得要有4个这样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里应该从确定性向一种不确定的转变。从一种是统一的、规则的这样的一个概念向一种变化的这样的一个思维的转变。第二个,我觉得是从一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向一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所以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说,我的企业的哪个部门负责这个事情?我一听到这个概念,我就觉得这绝对不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概念。因为现在竞争的就是时间,就是速度,速度是可以造出来非常非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你过了那个时间,过了那个节点,一切事情就过去了。所以就是说我觉得第二个呢就是从一种由内而外的思维,就是由我自己想怎么着,而由外而内的一种思维的转变。第三个就是从一种功能性的思维向价值观的思维的转变。比如说像苏宁,苏宁原来我们感觉就是卖一种产品。

  大家知道,大家消费的是一种产品,功能性的东西。但是现在消费的就是一种情感,消费的是一种价值观,共同的东西,比如说苏宁现在,大家都认为线上的建平台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事情,苏宁现在最宝贵的东西恰恰是你们线下的东西,你们的空间,你们的店铺,但是你们的店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店铺的样子,包括你的摆放,包括你的产品在经营当中这种理念,思路,都要有一种新的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转变。这是从功能到价值观。最后一点就是从企业的角度,从一种终端的思维概念然后向一种用户端的转变。什么叫终端,原来我们在生产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广告商,公关公司,然后政府,然后是各个方面的这种产业链的这个链条的不断的加大,然后最终到达用户端,但是现在来讲,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新媒体的发展,给企业,就是我们的终端的这样一个企业然后直接可以对接到用户端的这样一个转变,那么这种转变是什么?这种转变就是要剔除掉我们过去工业化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这样一个宣传啊,公关啊,这样的思维方式,而且是直接去想,去构想,消费者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他们想什么,和他们围绕着我们的产品,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跟他们建立什么样的一种关系,真正地达到企业与这个时代共同成长,谢谢。

  主持人:师老师讲得蛮过瘾的,但是稍微有一点短,还有很多的概念大家需要慢慢消化,包括,因为我给她的时间有限,他微言大意,包括失控,现在很多都有这方面的书,包括我们基金会也在要求员工在读这本书,有的员工可能读不下去。师老师刚才讲的很多的概念还是从社会界或者企业界的角度看的,具体到公益组织,你觉得它是跟企业界的完全一样的呢?还是有所差别?

  师曾志:我觉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公益,实际上来讲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一个行业,互联网行业是去中心化,去组织化,它很难有一个共识的东西,但是有一个东西是大家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向上向善的东西,这是公益行业的内核,我们现在来讲,我们从利益,从功能来讲,都不太可能统一形成一个大的共同体,在计划经济我们形成全民一个思维,一个思想,这已经完全不可能。但是唯有一个东西可以把大家连接起来,这个就是公益。

  主持人:某种程度上公益组织也面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我们如何从单向化的传播变成更加包容,更加宽容的这样的结构。

  师曾志:公益组织依然面临着这样一个解构的问题,到现在来讲公益并不是公益行业的专利,很早的时候我就提出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公益慈善时代,什么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做,我刚来的时候,我不明白你们有一个1+1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企业在鼓励员工用1天的工资做一个捐助。

  主持人: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对手也是也是我们的(朋友)。

  师曾志:今天,你真的不知道谁把你颠覆,但是你一定知道有人要颠覆你,可能那个孩子还在幼儿园里面啊,但是一定要向年轻人看齐啊。奇奇怪怪的那些思想,那个跟你思想不一样的东西,你一定要去关注,可能那个就孕育着一个市场,一个商机,一个公益的一片田野。

  主持人:我们下面请这个挑战者的培养者,中共共青团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王秘书长来谈一下,他们如何培养我们青年就业创业的事情,我知道你们跟一些IT企业做了一些合作,也在尝试推动传统的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可能我们更多的到当地去培训他们啊,去做这种各种各样的支持,这方面你们有一些什么在业务方面的新的做法?

  王庆:创业就业是新的领域,中国创业就业基金会比较年轻,但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思维理念以及我们的业务模式还比较传统,我们目前主要做的是,过去成立4年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帮助农村青年的创业小额贷款,这是和农业银行合作的,我们资助我们2214个县级团组织来和农业银行合作,帮助农村青年来去实现他们小额创业贷款需求,这个也能有大概700多个亿,另外一件事是我们建立这个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基地,特别是见习基地,这个大概已经连续4年,大概也有一万多个基地,还有件事情就是我们培训农村青年的就业技能,这三件事我们统一的品牌都是共青团,基金会只是一个面向社会的一个募集资金的窗口,项目的执行都要借助整个共青团组织体系,因为我们可能跟其他的基金会不太一样,其他基金会可能都是从募集资金到执行,到品牌的推广,都是一体的,我们只是一个共同的品牌

  主持人:我刚才想问的就是互联网在你们业务当中也开始有应用了?

  王庆:我们现在呢从基金会这个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模式,我们业面临着危机,我们想紧跟着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去年和微软建了一个合作关系,给我们4300万美元的资金和技术捐赠,主要目前做两件事。现在已经开始的主要是对于农村青年的IT技术的培训,以及他们的这个就业技能的远程培训。我们不可能去组织面对面的2千多个县的培训队伍给他们一一上课,所以我们借助这个互联网的这个力量,就可以实现对每一个2千多个中西部地区的青年可以实现就业技能的培训。第二个我们在探讨和实施的就是帮助我们建立起个云的计算中心,这个是给青年的创业提供服务器和存储空间的帮助。所以我们这个也是下一步要努力来去建设的。希望我们不仅仅对青年创业有一个资金支持,还能有一个技术的支持和互联网思想的支持。

  主持人:谢谢您,谢谢您。

  主持人:其实您与其找微软合作不如找苏宁合作。昨天我们谈到苏宁的这个云服务的流量、存储能不能给我们公益机构共享。

  王庆:目前苏宁是我们青年创业的主要支持者,我也希望苏宁不仅仅给我们青年创业以资金扶持,还能输出更多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以及关键的是互联网思想的支持。

  主持人:今天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我们请孙总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不是说介绍,请老虎的代表给猫们传授一下这一年中间你最想给互联网的公益组织这方面的忠告。

  孙为民:苏宁在这个互联网转型中间,前前后后,09年开始,这个过程实际上蛮痛苦的。一个是我们做线下的企业出身的,所以面对这个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好象是互联网在动了我们的奶酪一样,所以大家始终是有这样一个抵触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也进行过了左右手的互搏,开展互联网的拓展。到今年我们彻底要变成一个互联网的企业,等我们这个心态转变过来以后我们发现,现在的苏宁到底要做怎样的企业?实际上苏宁要做社会企业。过去讲社会企业是一个口号,我们要吸纳就业,创造税收,捐助公益。现在我们如果讲是社会企业呢,它不是一个口号了,它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把苏宁的线上和线下都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今年我和王秘书长见面的时候我提到这个问题,说青年创业就业的基金会我们还要继续的参与,我们为什么要参与?这个今年的这个再参与几年前的心态不一样了,我们希望把苏宁的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开放平台向全中国的这种组织起来的这种青年创业就业的这个活动结合起来,尤其是像农村的,大量的这个农产品走出山区,走出田间低头,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做不了的,但是我们又需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把苏宁变成一个开放的社会平台,让更多的这个,我们资助的这些人他们去创业,他们创业以后在我们平台上回过头来又使我们平台的商品更加丰富,服务体验更好。明年,我们还将推出公益平台,用开放平台的方式吸纳公益机构入驻,把我们企业的资源开放给他们,搭建一个人人公益的平台,所以准确地讲苏宁是互联网企业,社会企业了。

  师曾志:我想插一下。实际上我们在座的吴冲,他自己搞了基金会,又是金融和公益,你明年的你们的基金会的想法是什么?可不可以跟大家谈谈。

  主持人:终于轮到我做广告了。我不谈细节的东西,我想给大家表达我们现在的状态,大家知道我们在各地的学校建了很多线下的连锁店一样的素质教育一样的教室,我们今年最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说,苏宁都开始优化他的线下网络,开始拼命地做线上了,那么对于真爱梦想这样一个传统的走传统的线下的模式的我们来讲是不是也要面临挑战。我们明年真爱梦想的线下的要收缩一点,要更多投资在网上,互联网给我们提供太多的可能性,大数据的业务,比如我们原来要老师写上课的报告,但是现在不需要,我们只要通过互联网搜上他的日志,如果有15个学校给他上课,但是搜索不到跟他相关的日志,那么可以说这个学校是造假的。我们甚至想说造一个PAD,每一个学生上课时候只要点一下就可以了。教育局也很开心,我可以知道他们的学生排名,考试相关性的分析。这个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业务的层面来讲,某种层面来讲,我觉得我们其实差不到是在07、08年的苏宁的位置上,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说,我等一个网上对手出来威胁我,还是我现在做一个网上平台来威胁我自己,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希望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样的问题。OK。

  主持人:那么今天这个论坛就要进入尾声了,在尾声之前,我想引入一个新的环节,今天在台上我发起一个很好玩的主题,叫苏宁猜想,我们可以成为中国公益行业的一个持续性的主题。猜想什么呢?各位都一直在互联网筹款,苏宁你们在网卖东西也跟筹款差不多了,2013年截至目前为止不完全统计,大约经过互联网平台经过的公益筹款大概在2亿左右,可能稍微多一点。全年的这个公益的总的捐款总额大概今年在900亿上下,去年是810多亿,就是我们大概占1/400,或者1/450这样子,我在这里开的谜局是这样,苏宁的26岁生日那一天,2016年,我们猜一下全中国的互联网的筹款总额大概能到多大的水平?现在我请工作人员给各位嘉宾发一些竞猜板。我们希望每一个嘉宾把自己猜到的,自己判断的这个数字就写到这个板上,然后师老师你的基金是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下面的,你和刘文奎秘书长用一张好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有两次中奖的机会。写下来之后,我们大家要把这件事情记住,今天拍照拍下来的,到16年我们看谁写的数字是最接近那年实际的数字的。

  这些东西出来之后,大家说我猜半天有什么好处呢?肯定是有好处的。孙总就代表苏宁就设立一个奖项,就是如果谁猜得最对的话就会有一笔特别的奖励性捐赠给到这个组织,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我们待会儿揭晓,现在请各位嘉宾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数字,我们昨天晚上都在建模型,你们不知道,因为那个数字实在是很刺激。各位嘉宾,以亿为单位,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可以写7.4亿,或者10.2亿这样。

  刘文奎:我说一个愿望,苏宁跟我们合作了几年,实际上我们把苏宁不仅仅当做一个捐赠人和捐方和受方的关系,我们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伙伴。我们关注筑巢行动,这几年建了40多所宿舍,上万个孩子住到宿舍里,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项目推动,现在社会,政府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今年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教育部的,教育扶贫方面的建设,明确提出来要中国扶贫基金会牵头,解决这个贫困学生的住宿问题,这是我们一起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今天主题是互联网,实际上苏宁转型之后我们有更多的点可以合作,包括我们在座的救灾,我们要在很多地方做储备库,我们要物流第一时间送到灾民的手里面,苏宁庞大的物流可以和我们结合,我们的库就用苏宁的库,包括这个网络,今年扶贫办提的十大事,就是农村的特色的农产品的销售,网络就是最好的平台,我们期待和苏宁不仅有捐赠方面的合作,也有业务流程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主持人谢谢你,这个问题其实你是替大家说出我们的心声,希望苏宁不仅仅在资金方面给我们支持,我们更看中苏宁的互联网的经验和你的网络系统和这种支持。顺便做最后一个小广告就是,好象我们苏宁的明星拍卖店已经可以开始下单了,10点开始下单,我10点就下一个单。

  主持人:这样,我们请各位嘉宾把自己的牌子举起来,举到台前方便合影,牌子亮完之后,我们请孙总来揭晓这个猜想的最终的大奖的数字。

  主持人:我12.6亿,我站前面好了,我是最保守的哎,天。公益行业的人和媒体行业的人都注意了,这是。大概是知道说,这是中国的6个公益组织的代表,对三年以后,中国互联网筹款的数字的预期,我们把这个活动叫苏宁猜想,公益互联之苏宁猜想,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发展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奇迹,这是我们今天此刻对未来的预期,最后我们谁的数字最靠近2016年的数字的话,孙总会代表苏宁颁出这样一个奖励性捐赠,它的数字是多少呢?

  孙为民:我再说两句啊,其实呢今天这个猜想呢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事情,因为互联网的这个筹款,它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数,通知它也是代表着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全民的,我们讲这种民间的,草根的这种公益的力量,到底能够体现出什么样的这种正能量。我觉得这个数字也能非常反映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毕竟呢这是一个猜想,好在这个猜想呢,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大家都可以充分地想,我觉得猜什么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算法,这个大数据时代什么样的算法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实际上有六家的公益的组织一起来猜这个数,昨天晚上他们一直都在想着怎么建模,怎么去弄,但是我相信高手在民间。我们把今天这个课题抛出去了,我们想每年都在验证一下这个谁能够最好地预测出来。

  主持人:是不是在苏宁的公益频道上也做一个竞猜。

  孙为民:我们希望把这种互联网公益的算法呢能够有自己的这种模式,所以对今天的这个三年以后的竞猜6家机构,苏宁在这儿有一个承诺,我们给今天的6个数字中间最接近我们2016年这个时候的数字,我们将给予1千万的公益的捐助。

  主持人:知道我们为什么半夜在那里建模了吗?好,谢谢大家,今天的论坛的时间就差不多到这里了。我们集中一点,拍照。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惯例需要稍微总结一下,这两天我在看《1024》,你们可以看一下,它在讲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在2030年,就是从现在开始大概16年的时候会超过人脑,那么在那个时候整个社会的规则,它的游戏方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我们还只能活在当下,我们可以放眼未来,但是必须活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带给大家的这种变化,我想现在才刚刚是一个开始,未来几乎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所以我还举着它。OK。所以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想象力,永远不要抗拒时代的潮流,即使是一只老虎,我们也要学会做最好的冲浪运动员。所以咱们未来见。

  点亮梦想仪式

  张近东先生、梁保华先生、徐晓先生、丘仲辉先生、吴冲先生、师曾志女士走上舞台共同点亮梦想,开启苏宁2014年公益项目。

  大家拿起水壶将爱心浇注在土地上,共同点亮新一年的公益梦想!好,我宣布2014苏宁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在苏宁,每一个司庆日都是一场公益的盛典。做负责任企业的公民是苏宁不变的价值理念,也是全体苏宁人的庄严承诺,每一年都会有数万名新员工加入“阳光1+1”社工志愿者的行列,每年捐赠1天的工资、奉献1天的时间用于社会公益,真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心与希望。

  “1+1阳光行”自2006年创立以来,在集团的倡导与推动下,通过全体苏宁员工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苏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品牌,2013年,苏宁凭借成熟的社会责任管理与互联网背景下积极的社会公益行动,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了扩大。

  来源:新浪公益频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