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689|回复: 0

[公益热点] 链条“断裂” 公益组织产品难获市场认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22: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编辑:猴子)8月11日-14日,一场由公益堂发起的"优楷女性领导力工作坊与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20多家女性草根公益组织代表与企业代表就如何进行项目合作、如何提高公益组织生产自救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但在双方沟通中,《公益时报》记者发现,企业与公益组织在观念上存在鸿沟,彼此需要和能力之间差异明显。
  如何为企业与公益组织搭建沟通平台后,如何帮助公益组织提高生产自救能力成为目前公益链体系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 本报记者 马怡冰
  产品滞销
  "之前做的中国结、手工画、被套等产品都没什么销路,除了有人来参观的时候会买一些,从来没有企业给过我们订单。现在好大一批还都放在仓库里。"云南百合妇女活动中心负责人很困惑:当初大家都很积极地学习编织和缝纫,生产的时候也信心满满,但为什么产品就不受市场青睐了呢?
  2009年,全球基金在黑龙江进行的一个公益项目也遇到同样的产品销路问题。类似的问题让不少希望通过生产自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组织困惑不解,从而面临生存危机。
  公益堂联合发起人张晖表示,公益产品同样也需要具备商业价值,在产品设计时还要考虑实用性和消耗性。从企业角度讲,他们会因为爱心而购买一次,但如果产品本身没有吸引力,那就不会有第二次了。公益只能是商品的附加值,产品的最大卖点还应该是品质。
  通过对服装再加工倡导环保并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企业闲衣库,创始人崔涛建议,希望通过生产自救的公益组织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是微型企业。以制衣业举例,一般制衣行业是标准化大生产。单个公益组织中的群体数量小,不可能和工厂比。但目前市场上比较缺乏的是精细的手工,比如刺绣等。
  崔涛介绍,曾经他们做过一个贵州苗族刺绣项目,非常受高端市场的欢迎。而苗绣的工艺是机器无法达到的,这正是手工的价值。但目前有能力做并且愿意去做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奢侈品牌苦于找不到合格的工人。另外,一些年轻设计师对小批量服装的生产也存在需求,十几件的单子大厂家不收,而城市里人工价格高。所以建议女性公益组织可以从这方面考虑,尤其是农村地区。
  但这立马就碰到一个问题,公益组织有没有这样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希望通过生产获得收益的公益组织大多由弱势群体组成或是为弱势群体服务。他们本身具备的专业技能有限,很多时候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更别说例如刺绣这样的高端工艺。
  崔涛还提出,除了技能是否达到要求,公益组织的团队自我管理,包括时间观念和自律性也是商家是否考虑与之合作的因素之一,而这也是公益组织亟需改进提高的部分。
  怎么卖出才是问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公益组织通过生产自救的成功案例。创办于2007年、2009年获得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优秀社会企业奖的非营利性公平贸易机构"欣耕工坊"也曾经历过同样的困惑。"欣耕工坊"的创办是希望为城乡弱势人群提供生产及就业的机会,并改善中国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状况。据创始人朱炳肇介绍,最初他们在河南艾滋病村组织当地年轻人制作中国结,计划将产品投入市场,用所得盈利来改善村民的生活。但结果是产品滞销,一切并没有预料中的好。在吸取了第一次售卖中国结失败的教训后,朱炳肇发现村子里每家都有一台缝纫机,于是便通过培训村民制作环保袋、零钱包等手工制品。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对口援助的艾滋病村村民们大都能够以此为生,独立生活。
  朱炳肇介绍,欣耕的思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属于他们能够做的东西,再让他们自己生产,欣耕则负责销售,销售之后的资金再重新回笼到团队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培训。严格的培训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Sap中国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坦言,之所以和欣耕工坊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是出于支持公益事业,但更重要的是,其产品质量和品质值得信赖。
  "产品本身做不是问题,怎么卖出去才是问题。"同样在市场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果的彩虹桥公益社负责人刘蓉强调,质量标准是产品关键。所以在前期培训时,她坚持严格标准。"在练习踩线的时候,我会拿尺去量,一公分里面有几针。当你出去和商业机构竞争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标准。你要出去竞争,就要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什么可以辩论的。不要说什么难培训、难标准化,要生存就要做到,这就是现实。"
  沟通桥梁缺失
  在欣耕和彩虹桥的案例中,培训环节都由公益机构本身来完成,这有赖于公益机构领导人自身具备技能和资源。但对于以弱势群体自发组建而成的公益机构,要想通过产出以获得收益,他们的技能培训和组织能力建设由谁来做呢?
  讨论会上,针对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问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郭瑞香认为,对于公益机构而言,首先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既要考虑到弱势群体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到技能培训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公益组织和企业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而这桥梁应该需要专门的公益组织去做。他们需要协调企业帮助公益组织获得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谋生技能。但就目前而言,这一部分是缺失的。
  在公益产业链中,越来越多人为公益组织和企业搭建桥梁,但如何帮弱势群体公益组织进行能力建设以增加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率,谁又能胜任这个任务,或许是当下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