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0604|回复: 0

[帮办·家园] 预防溺水事件迫在眉睫 自然水域“安全网”亟待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0 16: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RB20130710B03b001.jpg
NBRB20130710B03b002.jpg

  夏日民生在线

  刚进入7月,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就频频见于报端:

  7月4日,江北日湖“黄金沙滩”,一个小男孩被卡在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的护栏里,被发现时,已经没了呼吸。

  7月3日,一名13岁的象山男孩,跟同伴一起到甬江泻闸口抓鱼,不幸溺水身亡。

  同一天,21岁的贵州小伙小蒙,在预备返乡准备念大学的前一天,和朋友到溪口镇畸南村沙场抓鱼,跌进水中沙坑后再没能醒过来。

  7月2日,一名20多岁的小伙在日湖游泳溺水身亡。

  ……

  以上仅仅是被媒体报道的一部分溺水事件。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归去

  溺水“黑点”

  自然水域、野泳、年轻人

  今年入夏以来,落水报警就占了宁波119、120等接线量的一个重要部分。“进入7月,随着气温升高,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呼救电话打入。”

  梳理救援信息,急救人员、消防人员发现,每年夏季发生的溺水意外,大部分都有同样的特点:城郊、自然水域、“野泳”、年轻人。

  “市区内建有人工游泳馆,安全设施配备齐全,还有专人巡逻,发生溺水的概率非常低。而城郊的自然水域多,管理上相对滞后,一旦溺水,抢救回来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自然水体,如池塘、湖、河、水库,地质地貌复杂,不为人知,有的可能还密布着网箱、水草,一旦触及,可能就会危及生命。”宁波市水上救生协会主席蔡定佐说,而且,自然水域大多地处城郊,发生险情时,救援往往跟不上。

  “很多人还有个误区,以为会游泳的人就不会出意外,恰恰相反,很多会游泳的太大意,不了解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游泳,等出现不适沉到池底就来不及了。”

  在对溺水者情况进行了解时,急救人员对此深有感触。“120”工作人员发现,溺水的年轻人之所以越来越多,原因往往是这个年龄层比较容易激动,喜欢刺激,同时又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技术特别自信,抱着挑战和侥幸的心理下水。

  还有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溺水者都非宁波本地人,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占了很大比例。

  “这个不难理解,外来务工者因为经济原因,不可能常去游泳馆,‘野泳’则成了他们的选择,相比较而言,本地居民和年轻人在接受溺水教育上也要多于他们,即使是城郊结合部的居民对家门口自然水域的危险也有所了解,不会轻易尝试。”

  志愿力量亟须扶持

  救生体系需要尽快建立

  水上安全方面,宁波目前的状况是:游泳池安全一直受到关注,但自然水域救生几乎是空白,跟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

  “静水(游泳池)救生和动水(自然水域)救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需要更专业的培训,以应付自然水域复杂的情况。”

  首先,自然水域的水情比室内游泳池复杂得多,对于救人者的能力要求更高,“水上救生强调借物救人,不提倡徒手救援”。

  其次,自然水域的溺水救护技能需要专业培训,譬如淹溺的复苏、淹溺者颈部脊椎损伤等,“这些相当于院前急救,方式不对反而会对溺水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再者,自然水域的救生设备要求更高,“如果是救生站最好配备动力救生艇,而救生点起码得配备浮标、抛绳、救生圈、救生板等专业救生设备”。

  因为自然水域面积大,下水点多,救生需要一支数量多、业务精的专业队伍。目前,就宁波水上救生协会的成员以及志愿者而言,靠人力去覆盖自然水域是极其有限的。而训练场地的局限、救生设备的配置不足都成为推进水上救生步入专业化轨道的拦路虎。

  采访中,也有人提出,既然“野泳”存在风险,不如“封杀”,禁止人们在水库、江河、池塘等自然水域下水游泳。“这不现实,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有需求,很可能到最后,禁令成了‘一纸空文’。”

  要减少自然水域溺亡事故,业内有识之士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泳士”加入到救生志愿者队伍中来,更希望政府职能部门为建立自然水域救生体系采取切实的行动,一方面通过营造氛围,制定相关举措,鼓励推动民间水上救生力量的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减税、减耗能等方式给予标准化游泳池一定的扶持,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弱势群体入馆游泳。同时,防患于未然,加强安全教育,在必要的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游标志,配备必须的救生设施,并派志愿者“值勤”,给予适时劝阻。

  事在人为。相信只要开动脑筋,只要齐心协力,办法总是会有的。

  在台湾,经过50年的发展,台湾的红十字水上救生志愿者已经超过5000人。每逢假日,全台湾各地溪流或者海边都有义务执勤的救生员、教练,担任维护民众水上安全工作。每当有风灾水患发生,台湾红十字会志愿者都加入救灾行列,拯溺救难。志愿者还与台湾的消防队进行合作,随车担任院前紧急救护工作,目前这支队伍活跃着500多名志愿者,全部义务服务。

  温馨提醒

  水上安全救助知识

  (一)水上安全及预防溺水的守则:

  1、四不游:

  场地的选择上,不是开放浴场或有救生人员执勤的水域不下水游泳。

  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禁止标志区域內游泳。

  过饥、过饱、酒后等情况下不应下水游泳;饭后最好隔一小时游泳。

  没做热身运动前不下水,以免热身不够导致抽筋等情况发生。

  2、二佩戴:

  带上救生器材,包括橡胶吹气救生圈,也可以带上有网兜的篮球、泡沫等漂浮物。建议戴鲜明色的泳帽,方便岸上的救生员发现。

  3.结伴游,合理救:

  游泳时最好两人一組,彼此相照应。若是团体活动,入水前登岸后要清点人数,在岸上应留一两人作警戒,以策安全。

  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先大声呼救,打110报警,同时进行救援;没有学过水上救生的,不可贸然下水救援,以免造成第二次溺水事件。

  溺者若离岸不远,可用岸上一切可以延伸或抛掷的物品,给予救援。如竹竿、抛绳、塑料桶、衣物等等。

  (二)安全救援优先三原則:

  岸上救援优于下水救援。能够在岸上救生的,就不要下水。

  器材救援优于徒手救援。能够找到器材的,就不要徒手。

  团队救援优于个人救援。多人救援一定要互相配合。

  (王佳)

  相关链接

  学游泳几岁比较好

  学什么泳姿也有讲究

  目前,在宁波市场上,普通游泳班的学费大约在500元上下,一对一私教的价格大概在10次课1800元左右。

  近年来,每年报名学游泳的人数不断攀升。尤其是中小学生,纷纷涌入,学习水中的一技之长。家有学龄前宝宝的家长也跃跃欲试。

  不少游泳馆教练说,屡屡接到家长咨询,孩子几岁学游泳比较好。有个别性急的直接问,我家宝宝现在3岁了,能不能让他来正式学游泳,还会加一句,从小我们就经常抱他去婴儿馆游泳的。

  不过,教练们的意见是,大多数孩子学游泳,并不是走专业化道路,只是掌握一门运动技巧,这样的话,建议孩子7岁左右来学,比较科学。

  他们在教学时,对六七岁的孩子要求会游15米就可以了,不会过分强调距离和耐力。而这些孩子往往到了第二年夏天,就把动作忘记了。到了九、十岁,十天半个月学下来,一般能游上25米了,不容易忘。第二年最多动作稍稍有点变形,稍加纠正就OK了。

  另外,就泳姿而言,记者观察到,蛙泳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是因为前些年,中考游泳有规定,前25米必须是蛙泳,于是,蛙泳作为“规定动作”被纳入“必修课程”。“近年来,虽然泳速要求提高了,泳姿不再作要求,但蛙泳已深入人心,形成目前这一广阔市场。”

  蝶泳,技术含量高,对孩子乃至成人来说,都不容易学;而且体能消耗太大,时间游不长,一直未被采纳。

  自由泳,泳速最快,但要达到这一速度,需一定技能,否则并不占优势。而这一技能,要完全掌握,有点难度。所以,目前甬上的游泳培训班中,往往是在提高班中推有此项目。

  仰泳,最容易学,“悟性”高的孩子,第一天就能学个八九不离十,但方向不容易掌握,当手脚发力不平衡时,容易游偏。

  说到蛙泳的普及率高,专业人士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4大泳姿中,蛙泳相对来说容易掌握,速度也可以,利于长时间游,游的过程节奏感强,全程贯穿了有氧训练。自由泳速度虽然快,但最快时,短期的实为无氧代谢。从这一点而言,蛙泳更胜一筹。

  (王佳)

  帮办传声

  选择正规游泳池规避风险

  部分泳池每周有免费名额提供

  今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游泳、滑雪、单板滑雪、潜水、攀岩均“上榜”。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上还登出了《关于做好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群众基础广泛的游泳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游泳被列为高危项目,主要是因为在服务过程中如果监管不力,可能会出现生命事故。”宁波市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处长蔡定佐表示。

  就是因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因游泳出现的意外事故增多,游泳场所的准入机制也严格起来。“原先只用简单备案,现在必须报批体育行政部门得到行政许可才能开设游泳场馆。”蔡定佐说。

  针对游泳的高危险性,宁波的防范措施走在了全国城市最前列。早在10年前,宁波就出台了标准化文本,“游泳池经营管理都按这个来,旺季时,每个星期都有巡检。”

  每年举办一次“游泳经营场所负责人培训”。“去年,全宁波137家游泳场馆负责人都参加了培训,必须让负责人重视游泳安全,才能自上而下贯彻。参加完培训的负责人还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了才能‘持证上岗’。”

  除了游泳场所负责人培训,宁波市体育局每年还安排救护人员、游泳教练员的培训,内容涉及救生技能等多方面。“救护人员‘亮证上岗’,证书每年都要‘复验’。”

  今年5月开始,宁波各大游泳馆内陆续张贴了《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对消费者进行提示。另外,游泳馆入口、售票处、检票处等最醒目的地方都贴有《溺水抢救操作规程及溺水事故处理制度》等。“各位进场前别嫌麻烦,千万仔细看看,关键时刻,救命的。”

  体育行政部门出台再详细的准入规则和审批条件,也只能保护在游泳馆、游泳池内参与游泳运动的人,可一到夏天,新闻里总能看到某某在什么江、什么水库、或者什么湖等水文条件复杂的天然水域里游泳以致溺水身亡的。

  “千万别图一时痛快,要游泳,还是去正规的游泳池吧。”业内人士直言,市体育局直属的游泳健身中心、游泳训练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游泳池,每周一天都有一定数量的免费名额提供,有需要者可电话预约。

  另外,溺水救援的最佳时间是事发后两分钟,错过就晚了,哪怕会游泳也要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有,小孩子去游泳,大人一定要看牢,千万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有情况马上呼救。

  (王佳 归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