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9622|回复: 0

[帮办·热点] 本报与市红会发起大型公益救护培训 百场培训免费 万余市民受惠 想加盟做培训老师或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8 1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副市长、市红会会长张明华示范心肺复苏
市民和学生学急救

  记者 易 鹤 通讯员 殷建国 文/摄

        生活中,各种致命的意外常常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生。

  是被救活,还是匆匆告别人世,很多时候仅仅取决于身边是否有一个懂急救的人。

  我市从2008年就开始加大卫生救护培训。自2009年起,更是将救护培训列入了全市初中升高中的素质教育测评内容;部分高校还把红十字现场初级卫生救护技能培训作为必修课之一;不少单位也将急救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救护培训工作开展并不普遍,参与面也不广。据宁波市红十字会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救护员5.6万名,8.6万人次参加普及救护培训。这两个数据分别只占本地常住人口的0.46%和7.92%。跟五年前相比,参与普及救护培训的人数仅增加了1%。

  而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都十分重视现场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在美国,经过救护培训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5%,新加坡约为20%,香港约为12%。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生还的人95%以上依靠自救和互救,可以说多一个人掌握急救,就是多一分生的希望。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有能力应对突发意外伤害,掌握生命急救的基本技能,上周六,宁波日报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了“救”在身边大型公益救护培训系列活动。

  从5月起,我们将组织、招募百名救护师资,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军营,开展至少100场免费救护普及培训,让万余市民从中受益。

  如果你有培训能力,愿意无偿开展急救培训,请加盟我们的救护培训讲师志愿者队伍;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社区也可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落实培训人数、时间和地点。

  超九成市民不懂急救

  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费素定老师,是“救”在身边大型公益救护培训系列活动百名救护培训师资之一。在上周六举行的出师仪式上,她告诉笔者,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愿意救人,而是不会救。

  市急救中心的最新信息显示,由于急救技能缺乏,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却时有发生。江东白鹤社区有一位老人吃荔枝时噎住了。家人慌乱之中,不知所措,只记得拨打120呼救,被动等待急救人员上门。遗憾的是,等急救人员赶到时,由于窒息时间太长,老人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任何灾害发生时,把危急病人送达医院,或医疗急救系统到达现场,都有一段等候期。病人一旦出现流血不止、呼吸困难甚至心跳停止等症状,超过医学上称之为‘黄金时间’的4—6分钟,便会延误最佳急救时间,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费素定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也有一组令人痛心的数据:每年我国遭遇心源性猝死的病人约有54.4万人,换算一下,差不多每分钟就有一人死亡,居全球之首。

  之所以死亡率居全球之首,并不是我们的心脏病来势更凶猛,而是病人发生意外后,现场抢救成功率极低。据统计,我国目前能够抢救存活的急性心梗患者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成功率。

  笔者曾以“有人心脏骤停时,你会如何施救”这个问题,到医院进行随机采访,结果令人吃惊。几乎所有受访者都不能正确说明如何对心脏停跳患者实施急救,即使家人中有心脑血管病人的受访者也不例外,更有不少人认为,急救就是打“120”电话。

  三大瓶颈阻碍急救普及

  为什么这些人人都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的救命常识难以普及?

  采访中,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挡住了我市的急救培训普及。

  一是市民认为急救培训很难学。“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急救普及培训并非是要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急救医生。”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金黎萍告诉笔者,在市民中进行急救普及培训,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一旦发生意外灾难和疾病,在医生和救护人员到来之前,我们在现场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协助挽救生命,不贻误抢救生命的宝贵时机。

  据统计,在我国,87%的心梗发病是在医院以外,但25%的病人都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

  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死因监测报告显示,近五年来,意外伤害在宁波居民所有死因中位居第四。由于缺乏及时自救和第一目击者的正确救助,不少人错失最佳急救时间,轻则加重伤害,重则丧失生还机会。

  曾经参与过多次急救培训的急救志愿者讲师张建灵则表示,现场初级卫生救护技能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每个市民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都能掌握。“在我培训过的学生中,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的老大爷,也有10多岁的孩子,他们都能掌握,普通市民就更没有问题了。”

  二是公众急救意识淡薄。市红十字会曾开设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班,邀请有意向的市民免费参加培训。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邀请却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第一期开班,前来参加培训的学生只有9人。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起初活动邀请发出后,市民热情还算高涨,报名的有30多位,可没想到开班时来上课的却只有9个学生。“我们一一打电话询问,有人说天太热,懒得动;有人说预报有雨,就没来;也有人说突然加班,来不了……理由五花八门,总之就是将参加急救培训排在了最后一位。自救互救,在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

  截至目前,全市考出救护员证的一共有5.6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集体报名参加培训考试,社会上主动前来接受培训并考出救护员证的市民寥寥无几。

  “许多人都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这种思想有时候会要人命。”市急救中心医务急救科科长王国文说,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往往也是救护车赶往现场途中的“抢救空档期”。此时,目击者及时、正确的施救至关重要。错过这几分钟,生还的大门几近关闭。

  “我们在日常出诊和开展急救工作时也留意到,患者家属和目击者有没有对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结果完全不一样。”王国文说,象山黄金海岸曾经在同一天发生了两起溺水事件。50多岁的溺水者很幸运,他发生意外时,刚好有学过急救的人在场,最后被大家合力救了过来;20多岁的溺水者却因为身边没人懂急救,等急救车赶到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三是培训经费短缺。据了解,目前急救普及培训都是免费的,但培训所需的场地需要租金,工作人员需要一定津贴,而且培训使用的示范假人等工具都价值不菲,要想在全社会全面开展免费急救培训,相关配套资金还有很大缺口。

  另外,考驾照与急救培训脱节,也影响到了我市急救培训工作的普及。据了解,在欧洲不少国家,比如德国、瑞士等,考驾照前必须先学急救。在我国河北、云南、江西等地,也已经将急救培训与驾照考试结合起来,要求考照者必须接受急救培训,以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2011年,我市的汽车保有量就达到了100万辆,申领驾照人数200万人。但至今,考驾照与急救培训仍无法联系在一起。

  “救”在身边 从“心”开始

  也许你不相信,如果遇到有人突发心脏病或其他突发性疾病,现场施救后,送到医院存活率能达到58%,而如果现场不施救,打电话等120急救车,即使急救车及时赶到,并且在车上就展开抢救,最后成功率可能只有2%。
  这就是学习急救的意义。

  基于此,宁波日报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了“救”在身边大型公益救护培训系列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组织百名救护师资,走进百个培训站点,开展百场救护培训,力争让万名市民接受免费的救护普及培训。
  上周六,这场声势浩大的救护普及培训拉开帷幕。

  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明华说,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是教会市民掌握一门技术,更是要唤醒群众的生命意识。一旦灾害事故发生,就可及时、正确施救,这对于保护市民的平安健康,建设平安宁波、文明宁波意义重大。活动结束后,他走进救护培训课堂,仔细聆听救护知识,并在模拟人身边动手进行心肺复苏实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普及救护培训将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全面开展。

  即日起,我们公开征集救护培训讲师志愿者。如果你有培训经验,有空余的时间和足够的热情,乐意投身救护普及培训工作,请致电18005740000,与我们联系。

  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可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落实培训人数、时间和地点。宁波市红十字会:87363783,鄞州区红十字会:87418679,海曙区红十字会:87258726,江东区红十字会:87737490,江北区红十字会:87665810,镇海区红十字会:86269060,北仑区红十字会:55016595,余姚市红十字会:62619330,慈溪市红十字会:63990815,奉化市红十字会:88503092,宁海县红十字会:65578738,象山县红十字会:65087510。



  延伸阅读
  公开课让市民体验人工呼吸
  急救不难学 还很有趣

  上周六上午,本报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大型公益救护培训系列活动。首次培训安排在市红十字俱乐部一楼。来听课的20多位年轻人全部来自宁波大学。

  首次培训邀请的志愿者讲师童开妙来自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一开始,她就给大家敲警钟,在我国,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远远高于癌症和艾滋病。

  她还说,学急救并不难,关键是要抓住重点。比如心肺复苏中的现场评估、开放气道、按压部位及按压频率等。

  半个多小时的课堂讲解结束后,现场的一个模特假人被大家搬到了更宽敞的室外,大家围成一个圈,在童老师的指导下练起心肺复苏操作来。

  “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拍打肩膀确认病人是否有反应,叫旁边的人拨打120,解开上衣、开始按压,进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再按压、再开放气道……”听着童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

  “好,开始按压,听着我的节奏来,1、2、3……”童老师说,胸外按压要达到每分钟10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要达到5厘米。按压30次、呼吸2次。

  宁波大学大一新生吴逢杰第一次学急救,他说:“没觉得难,就是有点累,不过蛮有趣的。”

  童老师说,真正遇到险情,连续按压绝对不能停,除非有人接上,直到患者重新有心跳。

  “那会不会把人按‘坏’?”有人担心地问。童老师说,心肺复苏是保证让停跳的心脏继续“供血”,以维持大脑供氧,并通过心脏按摩恢复心跳。除非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一般不会造成患者骨折等损伤。

  童老师说,急救知识不难掌握,难的是现场施救。因此,她强调,碰到真的险情,一定要冷静。不是上去就按压心脏,而是要先判断病人的情况,比如对呼叫的反应,是否真的心跳、呼吸都没有了,确认了这些之后,才可以开始做心肺复苏按压。

  原计划一个小时的讲课与演示,一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听完课的大学生说,这样的急救课,以后还想再听听。 (易 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